新闻动态

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改革策略

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改革策略


 
        德国的职业教育曾经辉煌一时,成为别的国家争相学习的对象,但后来却衰败了,再后来政府推出制定、修改和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政策和举措来推进教育国际化改革,以期回应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快速改变传统学位、学制、学分制度,搭建终身学习资格框架。根据德国经验,近几十年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如《教育法》第67条指出“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14条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年)》第16章明确“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但这些法律法规仅从宏观层面上作了引领,却没有从微观层面上制定可操作性的具体配套政策。目前,“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双一流”建设等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中国制造2025”适需人才,需要进行统筹规划与具体指导。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经验,我国既要从政策、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立法工作,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要从适应时代变化的角度来强化观念和制度创新,细化政策法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规定,为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当下,我国已经成为大型商品贸易国,急需转型。我国弘扬“工匠精神”,提出“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计划,就是为了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任务。近年来,我国已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2012年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就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短短几年间,我国就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由于历史和“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原因,职业教育仍“低人一等”,处于社会边缘。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推进,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如从理论层面探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动因和特征,从实践层面构建策略、模型等。但我国才改革三四十年,经验和能力都跟发达国家没法比,所以我国要坚守系统化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我国要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理论体系的建构,既要注重定性分析,采用思辨和比较的方法来廊清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本质、动因和功能等,又要加强定量研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将职业教育国际化分解为可测的具体维度来进行统计整理,查找关键点,促进理论创新。另一方面,我国要将理论研究落实到操作层面,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着力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跨国体验,培养校园多元文化,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等,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教育输入—输出动态平衡”的转变。
再次就是在发达国家,很多的对外交流活动都是由第三方机构发起的,比如德国的“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美国的沃尔科(Paul A. Volcker)甚至将之称为“影子国家”,欧盟也普遍认同第三方部门是增进地方社区福利的整合性机构。在我国,从事教育国际化交流与
 
        合作的组织多是高等院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社会上的留学中介机构。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多数职业院校没有设立国际交流中心,社会上的留学中介机构也较少开展职业教育相关业务。
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又融入本国实际,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改革发展。改革发展职业教育我们国家一直在努力,一直拼搏在路上。
上一篇:河南省商务学校 热门专业任你选 下一篇:职业教育迎来黄金发展期